2025-11-11 14:49:33 点击量:
里任你砸,珍宝临走掉一地。10月19日星期日,巴黎卢浮宫发生一起震惊全球的盗窃案,几名窃贼,光天化日之下爬上窗户,然后用电子工具盗窃走了多件艺术珍品,然后又从容逃走。
这天上午9点半,窃贼开着一台特种车辆,到博物馆南侧,把伸缩梯展开到二楼,4人爬上阳台,用圆盘切割机,也就是切割钢材、石材、混凝土的那个机器,转起来冒火花的那个,切开窗户,进入博物馆的阿波罗画廊。
这里存放着法国历史上名贵的皇冠珠宝,最早是路易十四在1661年建造的。盗贼显然有备而来,直奔阿波罗画廊的中央区域,拿走了八件19世纪的稀世珍品,其中包括:拿破仑一世送给第二任妻子一条项链,一对耳环。拿破仑三世的第三任妻子欧仁妮皇后的王冠(掉在卢浮宫外,被幸运找回)、胸针、蝴蝶结,其中王冠上镶嵌着2000颗钻石。法国末代皇后佩戴的镶嵌着蓝宝石的王冠,有八颗蓝宝石和631颗钻石的项链,还有一只耳环。
这时候我就得批评批评那些街头小偷小抢的,你们偷个手机钱包,或者到超市偷点牛排,化妆品,那可是处于社会最底层了,纯纯“傻大粗黑”。其次是跑手机店进货的,虽说一次能装不少吧,规模起来了,但毕竟不够优雅,比较费裤子。两类都属于吃了没文化的亏,你看人家,要偷就偷最有名,最贵重的,上面镶满宝石的,想复制都没地方复制的绝世珍品。
这伙窃贼目标明确,头脑清醒,动作熟练,整个过程只有8分钟,在博物馆里面,一共只呆了4分钟。他们威胁住了现场警卫,用工具砸碎展示柜玻璃,然后骑着外面准备好的两辆摩托车逃跑,过程极其丝滑。甚至他们抢到手的欧仁妮皇后的王冠,在逃跑过程中掉到了卢浮宫外面的地上,他们也没有恋战,而是直接跑路。
那么这些被盗的珍宝,会是买家订制吗?现在来看不太可能。博物馆里被盗的藏品分两类,可分解的和不可分解的。无论是哪一类,盗贼的首要目标都是快速出手,而不是放在自己手里等待升值,或者等待更好的买家。
可分解的,包括钻石,黄金。钻石会被一颗颗卸下来,然后流转到比利时或者以色列,那里钻石的专家最多,会把钻石重新打磨,改头换面,再重新流入市场。黄金要熔掉,这个就好处理了,放到哪里都能卖。这种不需要买家定制,而是容易变成市场上的流通品。
不可分解的,就一定不是钻石或者黄金类藏品,一般是瓷器,或者烟草盒,它们一旦被分解,就大大失去价值。这种就需要买家定制,先拿到买家的定金,然后才动手,不至于砸在自己手里。
瓷器、烟草盒这种东西认识的人少,被偷出来,也相对方便观赏。但如果有人非要拿一件王冠放在家里观赏,那可以说就比较冤大头了。他一定得保证未来几十年只能在自家独自观赏,决不能给别人看,甚至连家人都不能知道。更不能转手卖给拍卖机构,一看就是赃物,谁敢买啊,又不是几个世纪之前从全球各地偷来抢来的东西,那个时候的确没人管,可以在欧洲互相买卖。
就算他忍住了分享欲,独自在家里的储物室观赏了半辈子,死后留给后代的就不是王冠了,而是一颗雷。后代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交给警察,然后让自己遗臭万年。其次是完整地脱手,那面临的问题还是没人敢买,暴露之后,后代也会进去,同时让自己遗臭万年。再次的方式是分割开再脱手,也要找到合适的犯罪集团才行,要不然还是进去,自己还是遗臭万年。
所以像王冠这种东西,不分解有极大的历史价值,艺术价值,但风险极高。同时分解开来也有相当的价值,非常便于流通和转手,对盗贼来说是很好的目标。只有被切割熔化的珍品,才是好的珍品。完整的珍品既没人接盘,又携带困难,狗都不要。
那你说,盗贼费了挺大劲,去偷一个全球著名的博物馆,风险不是很高吗?诶,恰恰相反,偷博物馆反而是件相对容易的事。
近十几年以来,欧洲的治安越来越差,首先是珠宝店的抢劫偷盗越来越多。珠宝店是开门做生意的,要么就不干搬走了,要么就加强了安保措施,同时在夜里把珠宝全都收起来。犯罪集团就发现难度越来越高,然后发现,同样也藏着很多珠宝的博物馆,安保却没什么进步,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这里。
特别是最近几年,欧洲的博物馆都削减了投入,盗贼只要进去勘察几圈,就能轻易发现安保的松懈和漏洞。
2017年,德国柏林的博德博物馆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钱币博物馆,一枚印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头像的巨大金币被盗。这枚金币是加拿大皇家铸币厂于2007年发行的,纯金制成,直径半米(50CM),重达100公斤,面值100万加元。当然实际的材料价值远超这个面值,当时就已经达到了450万美元左右,现在的价格还要是当时的三四倍。
这枚金币的所有者是加拿大的一位私人藏家,他借给了这家博物馆,在那里展出了7年。几个月后警方破案,抓捕了四名盗窃犯。原来其中一个人就是博物馆的员工,他给另外三人,也是在德国的一个黎巴嫩裔犯罪团伙通风报信,提供了博物馆的安保特点和路线点多钟进入博物馆,用钻头钻碎防弹玻璃,然后费劲巴拉地把这个100公斤的金币抬出去。原路返回下梯子时,都没法搬下来,是用绳子吊着下去的。用一辆独轮车推到他们开来的汽车旁边。
罪犯用的工具,不过是绳子,独轮车,梯子,钻头已经是最高科技的装备了。甚至他们钻防弹玻璃时,都没有触发任何报警。四名罪犯里,判的最重的也就是博物馆的员工,被判三年四个月,两名盗窃犯被判一年,因为作案时年纪很轻,只有20岁和18岁。还有一人因为证据不足被判无罪。那大金币应该是找到了吗?根本没有,应该是很快就已经被熔掉脱手了。法院就判扣押他们340万欧元的财产。这些人都很年轻,没什么钱,扣押就扣押吧,反正没什么伤害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两年之后的2019年,这个团伙里的两个人,又制造了更大的一起盗窃。这回是在德国的德累斯顿,6个人,先是用自制的简易燃烧弹炸毁了配电室,这燃烧弹简易到什么地步呢,就是一口锅,里面装满了汽油和柴油的混合物。然后爬进绿穹珍宝馆里,用锤子猛砸展柜。几分钟时间,就砸了50几次。偷走了18世纪19世纪的多个珍宝,价值超过1亿欧元。
就在他们作案时,博物馆的两名保安从监控室里全程目睹了全过程,但是根据博物馆的规定,发现劫匪,决不能出来与劫匪对抗,甚至连对峙都不需要,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手里是否有枪,只能报警。于是两保安就报警。警方甚至怀疑这两人也是团伙成员,里应外合,但是后来保安洗脱了罪名。
这种犯罪团伙,专门针对有历史价值的名贵珠宝下手,还是累犯,按说应该重判了吧?这要是在我国,可能第一次就得判个十年八年的,第二次了,还这么大金额,怎么也得十五二十年。可是经过了四年审判,最高只判了6年3个月,最低的只有4年4个月,因为年龄还小,犯罪时只有20岁,还是个孩子。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喜欢吃政府管饭还是怎么回事,珠宝这次也退回去大部分,过几年减点刑再出来,估计还得再去找博物馆砸一砸,诶就是玩。
同样是2019年,英国展出的一具黄金马桶被大胆的窃贼搬走。这个黄金马桶是意大利一位艺术家于2016年创作的,由佛罗伦萨一家铸造厂制造,18K金,并且能够线公斤,价值四五百万美元。相信酷爱黄金装饰的特朗普一定很想把它安置在白宫里。更有意思的是,创作者管这件作品命名就叫:美国,America。那特朗普看完之后估计馋疯了,都叫美国了,那还不就是我美国的吗?但是创作者拒绝对这件“美国”做出任何解释,也不知道这是好话歹话。
这件作品的所有者是美国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,博物馆真的为它打造了一间厕所,下水什么的都通好了,可以正常使用。人们参观的时候,就是一个人,或者两个人,情侣、夫妻都可以进,进到这间特制厕所里,外面有保安。你在里面只看不用也行,要是真用也可以。要是真用的话,估计不是很舒适,它这黄金的物品特别凉,大腿和臀部应该受不了。反正看完出来就行。
2019年9月,这个马桶作为作者个人展的一部分,借给了英国牛津郡的布莱尼姆宫,也是丘吉尔家族的自己的家。安置在丘吉尔以前使用过的厕所里。结果展出仅仅两天,就窃贼给抬走了。
窃贼夜里驾驶两辆偷来的车,进入宫殿的院子,手持大锤破窗而入。破坏了连接的下水管道后,引发了下水管道喷水。当时也顾不得这水是不是干净了,就赶紧往外抬。作案时间总共只有5分钟。之后警方抓住了几名罪犯,也是一样,可以判刑,可以判罚金,但是马桶早就没了。
这次盗窃发生后,布莱尼姆宫短暂闭馆,之后反而迎来了更多游客,人们纷纷都要看被盗走的黄金马桶的厕所是什么样子。
就在这次卢浮宫盗窃案发生之前,就在今年9月份,法国连续发生两起博物馆被盗案。一次是中南部城市利摩日的一家陶瓷博物馆(Adrien Dubouché),三件瓷器都来自中国,分别 是14、15、18世纪的,总价值估计是900万欧元。这起案件很有可能就是买家指定的。
另外一起,是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,窃贼在凌晨偷走了几件金币,价值在70万欧元左右。可想而知,这几件应该也是很快就被熔掉了。
对于这么多针对博物馆的盗窃案,显然欧洲国家还没有重视起来。马克龙说这是国家的耻辱,可是修复耻辱需要钱,需要更多的资源。防盗这件事,虽然加再多的设备和人力,也不会100%安全,但基本上还是实事求是的。投入更多的钱,一定也会改善。只不过在欧洲现在的力量下,未必能够做到。好了,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,我之前就说过,欧洲的治安问题,盗抢问题,一定还有很多,之后有了新的案件,新的进展,我还会给大家更新,希望大家能给个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